目的 通过比较紧急起始腹膜透析(PD)与紧急起始血液透析(HD)治疗老年终末期肾病(ESRD)患者的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,探讨PD 作为老年ESRD 患者紧急起始透析方式的安全性和疗效。
方法 选择2011年1月1日—2014年12月31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就诊的年龄>65岁需行紧急起始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,根据紧急起始透析方式分为PD组和HD组。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、临床资料、基线实验室指标累积生存率,以及置管30d内透析相关并发症(包括感染相关并发症和非感染相关并发症)、需重新置管的透析相关并发症和菌血症的发生率。
结果 共入选94例患者,其中PD组53例(56.4%),HD组41例(43.6%)。PD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HD 组(P<0.01),血磷水平显著高于HD组(P<0.05);两组间年龄,查尔森合并症指数,性别构成,既往6个月内曾使用激素、糖尿病、高血压病、恶性肿瘤的患者比例,冠状动脉相关事件、慢性心力衰竭、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,以及基线血肌酐(sCr)、血尿素氮(BUN)、血清钾、酸碱度(pH 值)、碳酸氢根、B 型脑钠肽(BNP)、血白蛋白(Alb)、血红蛋白(Hb)、血清钙、校正血清钙、全段甲状旁腺素(iPTH)、三酰甘油(TG)、总胆固醇(TC)、高密度脂蛋白(HDL)、低密度脂蛋白(LDL)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 值均>0.05)。PD组患者6个月、1年、2年、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.3%、82.4%、75.7%和69.5%,HD组分别为94.6%、81.3%、74.2%和60.6%,两组间患者的累积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=0.915)。PD组患者的透析相关并发症、感染性透析相关并发症、非感染性透析相关并发症、需重新置管的透析相关并发症、菌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.7%(3/53)、1.9%(1/53)、3.8%(2/53)、1.9%(1/53)、3.8%(2/53),HD组分别为24.4%(10/41)、7.3%(3/41)、17.1%(7/41)、22.0%(9/41)、9.8%(4/41)。PD组患者透析相关并发症、需重新置管的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HD 组(P 值均<0.01),两组间感染性透析相关并发症、非感染性透析相关并发症、菌血症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值均>0.05)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,校正人口统计学和基线指标后,紧急起始方式为HD是老年ESRD患者发生透析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(OR=4.760,95%CI 为1.183~19.147,P=0.028)。
结论 与HD相比,PD作为老年ESRD患者紧急起始透析方式能够减少短期并发症的发生,且患者生存率不低于HD,可作
为替代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HD的紧急起始透析方式。